“哎呀,正合适啊,孩子。
鞋子,你拿走吧。以后在进城来,你就来大娘家这,在大娘家吃中午饭。”
李大娘很是喜欢林云晴。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大娘你有笔不?”
李大爷找了一个笔,林云晴将自己的地址,留给了李大娘。
然后林云晴就穿着新鞋,走了。
林云晴去了肉店,买了二斤肉。
林云晴又从空间里面,拿了半袋子面,装到了自己带着的,装白面的口袋里面。
林云晴又拿了四个碗,和十双筷子,还有两斤白糖,两个看起来,比较符合这个时代的床单,还有一个暖水瓶,一起都放到了背篓里面。
林云晴到了等驴车的地方,发现马大爷已经在驴车边上等着她了。
“马大爷。”
林云晴笑意盈盈地看向了马大爷。
马大爷的老伴,儿子,儿媳妇,都死于那场洪水。
现在马大爷和他的孙子,马成,相依为命。
据说,当时,马大爷的儿媳妇死的时候,肚子里面还怀着孩子,都七个月了。
林云晴偷偷地从背篓里面拿出来了两个包子,递给了马大爷:“大爷,拿回去给成儿吃。”
马大爷刚想拒绝,正好同村的另外一个坐驴车的人来了,马大爷也不好当着其他人的面,将包子在推来推去的。
于是马大爷直接就将包子藏了起来。
二大爷和村里的其他人,她们都在帮着陆创盖房子,所以房子盖得还挺快的。
林云晴做的驴车到村里的时候,陆创已经在驴车停的地方,等她了。
陆创今天一天没有看到自己的小媳妇,很是想念。
陆创主动的,接过了林云晴手里的背篓,他感觉有点重,就对着林云晴问道:“背得这么沉,累不累呀。”
“不累啊。”
马大爷用着感激的眼神,看着林云晴和陆创离去的背影。
这年头,大家的生活都不容易。
林云晴给了他家孙子两个肉包子,马大爷从心眼里感激她。
陆创拉着林云晴直接去他们的新家看了一下。
有一间房子,已经快盖好了,其他的还在盖。
“盖好了,我们就回来吧。住在别人家,我有点不习惯。”
林云晴看向了陆创。
“嗯,我也觉得不习惯,尤其是,我们还是新婚。”
陆创特意将“新婚”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林云晴听到陆创说的话之后,瞬间脸红了。
一路上,林云晴把自己遇到的事情,都告诉了陆创。
陆创就那么静静的听着,他觉得自己娶的这个小媳妇,真的是好厉害,还会英语呢。
林云晴就说是自己的母亲,在没离婚之前,交给原主英语的。
本来林云晴的亲生母亲就是来这里下乡的知青,林云晴这么一说,陆创也觉得正常。
半个月之后。
陆创的房子基本上都弄好了,今天陆创准备带着林云晴就搬回去了。
其实,陆创和林云晴也没有什么可搬的东西,就只有几件衣服而已。
五天前,陆创带着林云晴去了村里的木匠家里,先打了一张床,和一个衣柜,三把椅子。
林云晴之前就让陆创将家里的那个旧的门板和床板,都留着,她到时候有用。
陆创对于林云晴的话,自然是无所不应的。
林云晴想让木匠将那个床板,给她改成一张桌子,这样她在上面写个东西,也方便的。
陆创自然照办。
林云晴说:“东西慢慢置办,一下子置办的多了,遭人妒忌。本来一下子盖了三间大房子,就够招摇的了。”
陆创也觉得林云晴说得有道理。
三天前,陆创自己又去黑市买了一些棉花,他让二奶奶给他和林云晴做了一床被子和一床褥子。
今日,他家的一间屋子弄得差不多了,可以住人了。
陆创和林云晴就准备,晚上从二爷爷家班回去了。
他们就带着自己的几件衣服,还有这一床被子,一床褥子,还有那只可爱的小狗,东西也不怎么多。
这么多天以来,小狗也没人来认领,于是陆创和林云晴就这么养着了。
这年头,人都吃不饱饭,更没有多余的粮食,来喂小狗了,所以人们都不愿意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