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焕新今天的任务是看好弟弟,她既开心又忧愁,开心的是在家带弟弟比割麦轻松很多,愁的是这个弟弟太调皮,不好管教。
罗焕新吃了早饭又拌好鸡食,端起鸡食盆放到院里,一只老母鸡和一只大公鸡带领一群小鸡崽,“咯咯,咕咕”叫着扑过来了!
那只大公鸡太强势了,第一个冲到前面,低下头就开始叨鸡食。边叨还边甩头,罗焕新的身上被大公鸡甩出来的鸡食溅了一些残渣。
罗焕新没心情看鸡们叨食,她还有作业没完成,要趁着弟弟没醒之前,把作业做了。
她丢下那群鸡子,走回堂屋,拿起书包,掏出她的作业本,就开始写作业。
罗焕新的铅笔被用得快捏不住了,她求了爸爸好几次,爸爸都不舍得给她买新的。
她只该找了一根和铅笔差不多粗细的竹子,把那一小截铅笔装到竹筒里,用胶带缠紧了不让它晃动。竹子就被当作笔杆使用了。
那年代在乡下的孩子,铅笔用的捏不住了,都是这样弄的!铅笔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可以说是基本不会浪费。
罗焕新不敢跟父亲撒娇要铅笔,她知道爸爸的脾气,几乎天天骂她姑娘家上学好干啥,识几个字就可以了。
罗焕新现在上三年级了,如果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只怕她是没机会读书。
罗焕新的爸爸罗长青,弟兄两个,他还有个大哥叫罗长州。罗长州婚后生育了三个儿子。
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农村重男轻女思想还是相当根深蒂固,罗长州有了三个儿子,在罗家村走路都是仰着头走的。
罗长青自然是不甘心被大哥比下去的,自从娶了郭淑芳,他就一心盼着生个儿子,哪知郭淑芳没能如他所愿,头胎就生了罗焕新这个女儿。
罗长青老脸寒得能拧出水来,这几年计划生育极为严格,他想多生几个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罗长青看女儿极不顺眼,气她为什么不是个带把的,好给他脸上争光!从焕新这么个名字可以看出,罗长青是有多希望郭淑芳下一胎是个儿子。
好在郭淑芳这次争了口气,第二胎果然生个儿子,然后这个儿子就成了全家的掌中宝,特意起名叫罗栓柱,就是为了拴住儿子,生怕他有个什么闪失。
罗焕新趴在桌子上,唰唰地写着作业,刚写了一半,弟弟栓柱就醒了。
七岁的栓柱醒了就在屋里大声哭喊:“妈妈,妈妈,我要起床了!”
罗焕新急忙放下手中的铅笔,走到弟弟床边,说道:“弟弟,你醒了。”
弟弟一见是姐不是妈妈来了,又哭起来:“你滚,你滚,我要妈妈给我穿衣服!”
罗焕新好言好语哄道:“好弟弟呀,妈妈下地干活了,到中午才回来,你听姐话,把衣服穿了,姐给你盛饭去。”
弟弟朝外面又大声喊了几声妈妈,见妈妈确实不在家里,只该让姐姐帮他穿衣服。
罗栓柱都七岁了,却被爸爸妈妈惯的衣服都不会穿,每天都闹着要妈妈亲手给他穿才肯起床。
罗焕新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把自己的衣服穿得很好了。
罗焕新比弟弟高不了多少,她帮弟弟穿衣服,弟弟站在床上不肯下来,她给他套汗衫怎么也够不着脑袋。
罗焕新示意弟弟把头低下来,她好帮他套汗衫,弟弟把手叉在腰上,就是不肯低头。
罗焕新只该把鞋脱了也站到床上,才好不容易帮弟弟把汗衫穿上了。然后他又给弟弟套好了短裤。
弟弟这才下床穿好凉鞋!罗焕新拉着弟弟去外面洗了把脸,然后又端饭给他,看着弟弟把饭吃完了,她才松了一口气,这项任务总算完成了。接下来只用陪着他玩就可以了。
罗焕新想继续写作业,就给弟弟说:“弟弟呀,咱俩今天哪也别去,把作业写写好不?”
弟弟吃饱喝足了这会儿心情不错,就点头答应:“好,好,我也写。”
罗焕新帮弟弟找到书包,从他那乱七八糟的书包里面,好不容易找到一本作业本,又帮他打开文具盒,拿出一支崭新的铅笔。
“弟弟,开始写吧!”
“好勒!”
姐弟正两个在屋里写作业,一个女孩儿突然跑来了。
“焕新,焕新,咱出去玩呗!”那女孩儿说道!
罗焕新抬头一看是她的发小罗茜茜来了。
“我还要写作业呢,不能出去玩!”罗焕新嗫嚅道。
“嗨,先别写了,文娜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