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大早,宋知渝从自己屋中走出,站在门口扫视了一圈院中各个宋家人的房门。
早晨安宁,虫鸣鸟叫声断断续续。
宋知渝放低了声音吩咐身边的春实,“在家多留意些庄子上的动静,有事找我三妹拿主意。”
“姑娘放心。”
说罢,宋知渝抬步欲走,白淑琴的房门在此时打开。
“娘。”宋知渝笑着招呼。
白淑琴手中拿了一件月白色色披风,样式简单,胜在有祥云镶边点睛,倒也算精巧。
“今日秋意渐浓,你日出晚归,注意保暖。”
宋知渝接过白淑琴手中的披风,不用多想也知道是白淑琴专门为她置办的。
虽说宋知渝给了白淑琴不少银钱,但白淑琴如今精打细算,这样做工的披风,白淑琴可舍不得人人都置办一件。
“这披风样式简单,但做工很不错,娘给大家都置办一两件备着出门用。”
“娘如今都不怎么出门,用不着。”
“那给两位妹妹都备上。”
白淑琴笑容温婉,“娘答应你,知道你喜爱两位妹妹。”
宋知渝将披风披上,在雾气未散的清晨,自有一股出尘的缥缈。
“娘,我先走了。”
“去吧。”
宋知渝转身向门外走去,后方却是又传来呼唤声。
“大姐姐,你等等我。”
宋知渝回头,宋知微正向她快步走来,一身翠微色衣衫瞬时将素淡的清晨点亮。
“大姐姐,带我出门好不好?整日在庄子上,我都要闲出病来了。”
宋知渝垂眸低笑,“三妹妹怎么未如此说?”
宋知微挽住宋知渝胳膊撒娇,“我哪能和三妹妹比,她最喜就是一整天在屋子里看书,谁都别打扰她。”
宋知渝无奈地伸手戳了戳宋知微的额头,“好,走吧。”
两人上了马车,宋知微才问,“今日要去哪里。”
宋知渝撩开马车车帘,让清晨清新的空气吹进马车内,她们姐妹俩都是习武之人,并不畏寒。
窗外秋阳已冲破薄雾洒向天地间,一望无际的麦田熠熠生光。
“去妙春堂。”
“哦。”
能进城,宋知微还算满意。
不到一个时辰,她们就到了妙春堂。
虽还未到巳时,妙春堂已有不少前来看病的病人,在南阳地界,妙春堂的名声最为响亮。
宋知渝径直进了妙春堂后院,对跟在她身后的掌柜吩咐,“去准备一下,今日去临溪村义诊,安排一名大夫就可以了。”
“好,小的这就去准备。”
宋知渝神医之名现今还未天下闻名,但妙春堂是圣药谷的产业,在妙春堂的坐堂大夫,十之八九或多或少与圣药谷有些关系,都知道宋知渝是圣药谷圣女,医术精湛。
跟她一起去义诊可比坐堂一天收获大,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活计,掌柜只要说一声大家都会抢着去。
没一会功夫,掌柜便准备齐全。
一名五六十年岁的老大夫,两名圣药谷弟子,两名店里的跑腿伙计,一辆马车的药材。
宋知渝对掌柜的安排很满意。
她与老大夫坐马车,方便在马车上讨论医理病症,而宋知微却是坐不住,骑了一匹马。
临溪村距离南阳城也需要将近一个时辰,他们到时,正是留在村里的人清闲时,村口有几位老妇人坐着在做手工活计,三两小孩来回嬉戏。
他们身后的村庄都是低矮茅屋,像一朵朵蘑菇,被人零散栽种在山坳里。
因为没有提前告知,妙春堂的一名伙计先进村去找村长安排,宋知渝与老大夫站在村口与做手工活计的老妇人聊天,片刻功夫就大致了解了村里的情况。
宋知微这会又无所事事起来,站在宋知渝身后小声嘀咕,“大姐姐真是医者仁心,宋家尚且自顾不暇了,还不忘为贫苦百姓义诊。”
宋知渝闻言,回头对宋知微道,“你要是无聊,可以在村子四处走走。”
“一个普通村子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我们庄子。”
宋知渝笑着道,“那你自己先回庄子吧。”
“我不!”宋知微大声道,“我对村子没兴趣,但我喜欢跟着姐姐。”
此时村长带着一些村民走到村口,那名去叫村长的伙计肩上还扛着一张长桌。
宋知渝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