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悦对于李氏一族也更加有好奇心了,也对童高远的叮嘱感到一丝担忧。
但是,等回村后,又过了三年,也没什么事发生。
今年的童心悦已经6岁了,童高远已经不能随随便便就抱着她走了。
童生和童才也已经在村塾念了三年书,童心悦每次都装想一起学,让他们回家后教她。
两个哥哥为了不在妹妹面前显摆,夫子在授课的时候,那是根本不敢趴下睡的。
为此,夫子对这两兄弟天天和颜悦色的。
在村里碰到童高树或者程老太,还会多夸夸两人。
这也使得大房两夫妻把对大儿子的关注,分了一些给两个本以为没出息的小儿子。
今天刚好是村塾还有镇上的私塾放假,田里的粮食到了丰收的季节,主要是放学子回家干活的。
童家这边除了童高树就没人管田里的事儿,然而童家毕竟田多,要想收回来,还是得请人。
一般请个壮劳力是十个铜板一天,包两顿饭。
程老太不想家里太忙,就喊童高树请本村的人,每人给十二个铜板。
童高树请了十个壮劳力,用了两天就把粮食都收了回来。
童高树是想着自家的粮食要收,别人家的也要收。
还不如多请几个人,几天之内干完,别人也好去收自家的。
晚饭的时候,童高树犹豫了一会儿才说:“今年的收成又比去年还差了。”
这三年来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差,天气上也比较酷热。
今年山上都没有采到菌子,这就可以想到,收成这样也不怨童高树。
程老太放下碗说:“老大,收成怎么样,我心里有数。”
“这几天童兴回来了,童生和童才也好好松快松快。”
“我今天特意让汪氏煮了肉,你就不要多想了。吃点肉,好好补补。”
已经15岁的童兴,已经长成了少年的模样。
他夹了一大块肉给童高树,童高树见自家儿子这么懂事儿,难得的笑了一下,吃起了肉。
汪氏抬眼看看自家大儿子,再看看两个闷头吃饭的小儿子,有点子心累。
她怀疑,他们大房所有的优点都落到了自家大儿子身上。
这边童高远也不客气,他讨好地给程老太夹了一块肉,又给自己媳妇儿夹了一块。
轮到自己宝贝女儿的时候,还知道先把肥肉拿筷子剔了,再把瘦的给自家闺女。
那忙碌的样子看得程老太眼睛疼,对自己大孙女儿也感到无奈。
不知道她是在哪里学的,一盆子肉,那肥的肉别人都在抢,偏她只爱吃瘦的。
这样挑剔,如果是生在村里其他家里,怕是直接不给肉吃的。
但程老太也只是这样想想,她也在盆子里找了一块瘦肉,夹给童心悦:“悦悦你都瘦了,多吃些,太瘦了不好。”
童心悦笑着点点头,开始学着童生的样子闷头吃饭。
晚上星光璀璨,月亮的光辉铺洒在大地之上。
田间地头传出虫鸣的声音,这个时间,连村里的狗都已经休息了。
已经自己一个人一间房的童心悦晚上被杨秀芹拉着,喝了一些甜水。
睡到一半,就起身想要上厕所。
借着月华,童心悦去了厕所,想要回房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城门方向,有大量的火光。
童心悦立马察觉到了危险,她连忙去敲了童高远的房门。
“爹,娘快起来,有危险!”童高远睡得正香,杨秀芹迷迷糊糊间听到自己女儿在焦急地喊她。
她连忙掀了薄被就下床开门。
才刚一打开门,童心悦就进了二房,她快步走到童高远身边,快速捶了童高远几下。
童高远痛醒,刚要发火,就听童心悦道:“爹,城门那边有火光,你快收拾一下,我们要躲一下。”
“我去喊阿奶,你快收拾!”
才刚说完,童心悦拔腿就跑。
童高远本来还有点迷糊,听完童心悦的话,鞋都没穿就跑了出去。
一看城门方向,火光大起,要是真有敌人杀进来,不出半个时辰就能到他们这里。
童高远连忙拉住杨秀芹,回了二房,夫妻两个拿了包袱皮就着月光连灯都不敢点,就开始了收拾。
这边童心悦通知了程老太,程老太就去喊大房夫妻两个。
童心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