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云府的城墙开始了重建,杨将军府那边征了些人过去,只管每日两餐,没有工钱。
村子里因为童家和李氏铺子给的粮食,倒没有那么恐慌了。
能动的人,已经在开始收拾自家的田地了。
受伤的人,轻伤的回自己家休养,重伤的集中在一处,由余家照顾。
村里没有其他事的青壮,就开始搭建房屋。
每个人都忙得热火朝天,每个人也没有计较太多个人的得失。
童家这边,童高树去处理田地。
童高远破天荒地和搭建房屋的人一起干活,程老太每天雷打不动地送些热水。
大家也都知道,童家新收的粮食都被敌匪拿走了。
童家还怕自家两个调皮的孩子出来捣乱,把他们被拘在了家里。
据童高远透露,他们家现在就留了汪氏在家看孩子,给大家烧水。
他自己的媳妇儿整天在家织布补贴家用,已经熬红了眼睛。
大家心里吃着童家送的粮食,心里多少有些惭愧。
毕竟,前两天看童家没有一个人受伤,还能拿钱买粮,确实让人羡慕嫉妒恨。
现在听人这么说,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不是人。
人家童家的,第一时间发现不对,就已经报告了村长。
报告村长后,还连着通知了好几家人。
要不是家里的老娘老爹收拾东西的速度太慢,他们也像余家一样往山上跑,指定不会有事。
那天晚上村子里的情况太复杂了,有人收拾东西就走大路朝其他府城的方向跑。
有人收拾东西的速度太慢,导致被堵在家里。
有人因为这没了命,有人及时躲了起来,只有些微烧伤。
可恶的是,明明千叮咛万嘱咐别点灯,石头他奶为了找她藏的银子,居然点了灯。
童高远在和别人一起干活的时候,顺便就了解了事发那天晚上发生的事。
村长在村子重建好后,将村里人都聚集在了一起。
童心悦被童高远和杨秀芹拉着,四处张望。
这是她从那天晚上后,第一次出童家的门。
她和童生还有童才每天,都只能从童高远他们嘴里知道外面的事。
村长的背后放着一个有成年人大小的木头箱子,他站在木头箱子前面,看起来风都能吹倒。
他努力提高自己的声音道:“这次敌匪来袭,我们首先要感谢童家和余家。”
“童家发现敌匪后,没有自己跑,反而冒险通知我们。”
“事后,也一直出钱出力。”
“余家为了给大家疗伤,照顾大家,也是出了大价钱的。”
“他们家囤积的药,全部用完。”
“照顾了大家近一个多月。”
“我们有余力的乡亲也出力不少,帮助没有家的人,修建起了房屋。”
村长的语气又沉重了起来:“我的背后是这次被敌匪杀了的人,和后面不治身亡的人的骨灰。”
“要修建那么多坟墓,我们村实在是不能做到。”
“等他们下葬了,我请人给刻个板子,将这些人的名字都刻下。”
“大家逢年过节的,就过来给些香火吧。”
村长说完,村里有几个青壮就上前将木箱子抬起来。
村里其他人,都跟在木箱子后面。
长长的队伍,虽然没有披麻戴孝,但那种伤心沉重的氛围,却是一样的。
童心悦的眼睛看向木头箱子,已经死去的人中,她认识的不多,但偶尔也是见过的。
有些时候,在乡间的小路上遇着,他们的脸上明明劳苦的痕迹,却带着笑容。
这些人中,有些人很是朴实,你给他家孩子一捧野果子,他们都要还些东西给她。
木箱子被放入早已挖好的深坑中,一个和童心悦差不多大的丫头,哭喊着娘,冲了过去。
好在村长眼疾手快,不然这小姑娘就冲进坑里去了。
那一声声娘,伴随着一捧捧土,渐渐消失。
小姑娘没承受住失去娘的打击,晕了过去。
后来回家后,在程老太的口中得知,那个小姑娘叫李六丫。
是李家不受重视的女儿,她唯一的依靠只有她的娘。
可惜她的娘在敌匪闯进家里的时候,为了让她逃,被砍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