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业、大皇子、范闲三人,正襟危坐,共商军务大事。
恰在此刻。
两军交战正烈,忽闻北齐军队鸣金收兵,撤军而去,局势陡变,令人错愕。
他们此番撤军,情势紧迫,非但丢弃诸多装备辎重,甚至部分将士亦未能及时撤离,犹如遭遇天大急难,不得不仓皇而退。
秦业三人见状,满心疑惑,面面相觑。
“此乃何故?”大皇子眉头紧锁,心中困惑,“莫非后方有变,竟致其如此匆忙撤军?”
秦业亦眉头深锁,沉吟道:
“或许后方真有变故,亦或他们另有图谋。”
“亦不排除陛下暗遣高手,于北齐要地搅扰,迫其不得不回防之可能。”
范闲闻言,若有所思,缓缓言道:
“是否亦有可能是燕王所为?他或于另一侧对北齐构成重大威胁,故而北齐太后与皇帝急召边军回防。”
大皇子闻言,不由一愣。
对于这位六弟李承运,他并不甚了解。
只知其曾手刃太子,后被庆帝册封为燕王。
身边更有绝顶大宗师相随,斩四顾剑、苦荷于马下,一路势如破竹,直冲北齐境内。
按理说,此情此景,应是凶多吉少之局。
但范闲之言,却似暗示其六弟有通天彻地之能,竟能令北齐边军望风而逃?
秦业眼中闪过一抹恨意,却仍强压心头厌恶,沉声道:
“不论缘由如何,吾等当前需思虑者,乃其撤军之后,吾等应如何应对。”
大皇子闻言,点头赞同:
“确是如此!父皇之命,乃重创北齐大军!而今北齐军竟自行撤退,吾等的任务,是否便算完成?”
范闲目光扫过行军地图,眼中闪过一丝睿智之光:
“秦老将军、殿下,我认为此乃追击之绝佳时机!”
“他们既已抛弃装备辎重,又兼紧急撤退,军心必然动摇。”
“我们若此时紧追不舍,无论其后方是否生变,他们皆无暇救援。”
“且我军可趁其军心不稳,给予致命一击,如此,陛下所命的任务,亦可更好完成。”
大皇子闻言,眼中亦是一亮:
“范闲所言极是!无论彼等因何撤军,必是遭遇困境!此时若吾等能斩杀敌军,岂非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