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弹劾纷至沓来
月华如水洒落在范府的屋檐上。腾梓荆的身影悄然出现在范闲面前。范闲正坐于书房之内,手中摆弄着一个精致的南瓜。见腾梓荆前来,他将南瓜中的海捕文书递出。上面赫然记载着腾梓荆昔年犯下的‘罪行’——刺杀朝廷命官。范闲眸光深邃,凝视着腾梓荆,缓缓开口:“这文书上,记载着你昔日之过。我心中甚是疑惑,鉴查院乃是朝中重地,为何会收你这等人物入其麾下你又缘何寻我,欲求何物”腾梓荆默然片刻,随即双膝跪地,恳求道:“范公子,在下恳请公子带我前往鉴查院,助我取得一份密卷。”“自此之后,梓荆愿为公子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范闲眉头微蹙,并未立即应允,而是继续追问:“那密卷中究竟是何内容你当年为何会犯下刺杀朝廷命官之大罪”腾梓荆长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之色,开始娓娓道来:“当年,梓荆为了一对无辜夫妇,与郭保坤结下深仇。”“却不料,那对夫妇竟成为指控我的证人,致使我身陷囹圄,满门遭殃。”“幸得鉴查院相救,条件是我必须加入其中,方能保全家人性命。”“然而,我心中虽有怨恨那对夫妇,却始终不忍下手报复。”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自此以后,梓荆便明白了这世间并无绝对之黑白,唯有权势与地位方能左右命运。”“我曾想带着妻儿离开京都,隐姓埋名,安度余生。”“故而我借公子之手,求得假死之名,欲脱离鉴查院之束缚。”“然而,当我回到家中时,却发现家人已不知所踪,府邸也已空无一人!”说到此处,腾梓荆的声音已是哽咽难语。范闲见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波澜。腾梓荆此刻身陷困境,无法亲自探寻真相。在鉴察院,他唯一可以信赖的,唯有范闲一人。因此,他愿以性命相托,恳求范闲助他寻觅失踪的妻儿。范闲听完他的倾诉,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腾梓荆当初未曾向那对夫妇报复,足见其内心尚存一丝善念。于是,他决定出手相助,帮他寻回失散的家人。况且,范闲来到京都,志在成就一番大业,自然需要拉拢一批得力之人。腾梓荆这样的忠诚之士,正是他所需之人。腾梓荆离开后,范闲不禁想起了李承运。这些日子,他虽身处醉仙居,但并非仅仅沉溺于儿女情长,更是怀揣着试探李承运的心思。而他的努力也并未白费,与李承运的交谈中,他深感对方的智慧与才华。李承运的很多话都如同珠玑般惊人,时常让范闲陷入深深的思考。他逐渐发现,这位六皇子并非外界所传的那般不堪,反而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妙人。“六皇子啊,生在皇家,看来做皇子也并非那般轻松自在。”范闲心中感叹。他猜测李承运是为了躲避皇宫中的权力斗争,故而伪装成一个纨绔子弟,以此来避开那些暗中的刀光剑影。然而,范闲心中仍有疑惑,不知李承运是否打算日后一鸣惊人,还是真的甘心放弃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他深知这一点对于京都的局势至关重要,必须尽快搞清楚其中的真相。……次日清晨,朝霞初升。李承运换上华贵典雅的朝服,踏着青砖古道,款步轻摇地步入巍峨的大殿之中。此时,朝臣们已纷纷汇聚一堂。三五成群地聚在角落,窃窃私语,议论着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当李承运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原本热闹的场面瞬间变得寂静无声。仿佛所有的声音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沉默所吞噬。李承运心知肚明,这些自命不凡的朝臣们,皆因他平日的放荡不羁而刻意疏远。但他对此却毫不在意,也未曾有与众人寒暄的打算。他的名声早已在朝中传为笑柄,这些自诩清高的朝臣们对他敬而远之,也是情理之中。若是有人突然对他献媚,那才是真正的奇怪。昨夜休息得晚,李承运此刻尚带着几分困倦,不自觉地打了个哈欠。这小小的举动在大殿之中却如同石子投入湖面,引起了一阵涟漪。朝臣们面露不悦,对他的这种不尊重朝会的行为表示不满,窃窃私语,议论纷纷。然而,李承运却不为所动,依旧我行我素。他习惯了慵懒的生活,这朝堂之上的规矩束缚对他来说如同枷锁。他微微伸展了一下腰身,觉得站着有些疲惫,便朝着大殿的另一侧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