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回书院
来去匆匆,三人结伴坐了村里的牛车去县城转县城的牛车去府城。
经过老李家的时候,李耀安看到了李耀祖,这个很久都没有看见的堂兄。
李耀祖只是淡淡撇了他们一眼,手中还拿着一本书。
李耀祖这个人一生下来,就被老李家掌握着一家资源的老李头和老吴氏所偏爱着。
他的身上有老李头的虚伪,有老吴氏的自私,当然他也是有优点的。
他很努力,他努力读书,想要考取秀才。
在李耀安看来,李耀明是那种老天赏饭吃的那种人,做什么都能得心应手。
他学医能有所成,科举也丝毫难不住他。
若自己当真只是这个世界的原住民,那自己在李耀明的衬托下,定然是不值一提的普通人。
但李耀祖能和李耀明在同样的年岁考上童生,就证明了他的天赋和努力。
就这一点看来,老李头和老吴氏并没有赌错人。
只是他们只关注了李耀祖的学习,并没有关注他的其他教育。
他对李雪华理所当然的使唤,还有想要什么就让自己亲人为自己争取,从来不敢自己出面争取的习惯。
甚至在面对生命时的漠然,这样的人,怎么敢相信他会在自己功成名就的时候不会把帮助过他的人一脚踢开?
李耀祖这种人也好掌握,他太容易被世俗诱惑了。
回到书院的时候,已经快要到傍晚了。
三人匆匆去了食堂,吃了饭,回来准备洗漱的时候,就看见了一脸生无别恋的王朝。
“怎么了?”李耀安走到他面前,王朝诈尸一般,一把拉住李耀安对李耀明道:“你弟弟现在在我手里,赶快把蜜饯交出来!”
此时的王朝哪还有半分生无可恋的样子,李耀明好笑地拿了蜜饯出来给他。
王朝见了蜜饯,连忙撒开抓住李耀安的手,一脸馋样。
吃了几颗后,连说好吃。
大家说说笑笑,讲了这几天的见闻。
天色暗黑的时候,只剩下了鼾声。
回到书院,李耀安开始了规律的生活,学君子六艺,抄书研读律法。
李耀明却看上了藏书楼的药经,拿回宿舍抄了两份,给王大夫寄了一份回去。
有些时候,李耀明拿着药经还会忘了功课。
李耀安只能自己更加努力读书,争取早日夺得功名,这样也许就能让他哥去学自己想学的。
不用为了家里能出人头地,放弃医学。
李耀安的画在近期得到了周夫子的认可,有一天李耀安找到周夫子问他自己能否卖画?
周夫子沈吟了一下道:“世人皆是看人外貌来论人的,你若是要卖画,得找个印章师傅,给自己做个印章,还不能说这是自己画的。”
“首先,是怕人对你有轻视之已。其次,你也知道木秀于林的下场。”
李耀安当然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所以,族长和童秀才不让自己去考童生。
李耀安对着周秀才深深一礼,谢过了周秀才。
他找了个雕刻师傅,给自己雕刻了一枚印章。
名字叫“黄粱居士”。
黄粱一梦,前世今生。
在李耀安去交抄书的成果时,他带了一幅残荷图,盖了印章。
书铺给李耀安结算了抄书的钱,有二两银子多一点点,毕竟这律法字多。
结算后,李耀安拿出了自己的画,掌柜的一看,便觉得好看有意境。
掌柜的问:“李公子,请问这是谁画的?可否在小店寄卖?”
李耀安听了,心里一喜,面上却还是一副温和的样子道:“这是族中一老者所画,本就是拖小子寄卖的。”
“不知,掌柜的,这寄卖如何算?”
掌柜的笑着回道:“咱这里寄卖,本店得利三成,其馀七成都归寄卖者所有。”
李耀安觉得可行,借了下一份抄书的活,寄卖了画就走了。
一个月后,李耀安又去交抄的书时,掌柜的笑着将他拉到后院。
递给了他七十两银子的银票,这一幅画,就卖了一百两!
掌柜的说是府城的一个贵商买走的,说是放荷花亭好看,就直接买走了,价都没有讲。
拿着银票,又找了大昭游记来抄,承诺掌柜的下次还会让族里老人再画一幅过来寄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