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衙书房中,罗曼在室内来回踱了几步:“我们目前所知有限,朝雨为人谨慎机灵,派她带人去查最为合适。”
“切记提醒他们,不要过于凶悍,让百姓害怕。”
柳琼琚点头:“是。”
朝雨接到命令后,迅速带上了两个伍的人。
朝雨:“这可是咱们到了黄杨县的第一个案子,顺利拿下来,一定能稳定一部分民心。”
“各位同志,扳回一局的机会来了。”
“我们要让阿单百夫长刮目相看!”
其他人连忙附和:“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
朝雨带着人换上衙役的衣服,脚步匆匆地朝着王喜娘的婆家走去。
朝雨觉得只知道一个下河村的名字太笼统,花时间在找人上,吃力不讨好。
于是,她想先从王喜娘婆家下手。
王喜娘婆家就在县城里,一座一进宅院。
西西方方的,看起来就知道其中的人家境还算不错。
朝雨上前,重重地叩响了院门。
“砰砰砰”的敲门声在安静的小院周围回荡。
过了一会儿,才听到里面传来拖沓的脚步声。
紧接着,门“吱呀”一声开了。
开门的是王喜娘的婆婆包老太,她头发花白但穿着齐整。
看到门口站着一群身着衙役服的人,眼神中顿时闪过一丝慌乱。
“你们……你们是谁?来我家做什么?”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朝雨向前一步,抱拳行礼,朗声道:“老人家,我们是县衙的人,今日前来是为了寻找您的儿媳王喜娘和您的儿子包西全。”
“听说,王喜娘与您儿子包西全外出收山货,逾期未归。”
“有人前来县衙报案,我们需得查问一番。”
包老太听到“王喜娘”三个字,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眼睛不自觉地往院子里瞟了一眼。
“官爷啊,我们也不知道那媳妇去哪了。”
“她和我儿子出去后就没回来,我们也着急着呢。”
朝雨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包老太的细微动作,心中更加笃定这其中有问题。
她微微一笑:“老人家,我们只是例行查问。”
“您可否让我们进院子里看看?也许能发现一些线索。”
包老太犹豫了一下,身体挡在门口,似乎不想让他们进去。但目光触及到朝雨等人的大刀上时又畏缩着退开了。
包老太嘴里嘟囔道:“进来吧,我们这穷家破院的,也没啥可看的。”
朝雨带着人走进院子,院子里虽然堆着货物,但还算整洁。
朝雨的目光在院子里扫视着,看到墙角有一个背篓,她走过去查看。
包老太见状,急忙说道:“官爷,那是我们自家平时用来装些柴火的背篓,没啥可看的。”
朝雨没有回应她,而是仔细检查着背篓。
她发现背篓的底部有一些干草,干草上似乎有一些暗红色的痕迹。
她心中一动,站起身来,看向包老太指着背篓里的干草问道:“老人家,这背篓里干草上的痕迹是怎么回事?”
包老太的眼神更加慌乱了,她支支吾吾地说:“这……这有可能是喜娘背柴火的时候刮到了吧。”
这时,从屋里走出了一个老头,这人就是包老头也就是王喜娘的公公。
他看了一眼朝雨等人,然后对包老太呵斥道:“你在这儿瞎咧咧啥,还不给我滚过来!”
听到他的声音,包老太下意识瑟缩了一下肩膀,连忙小跑着到了包老头身后,垂下头。
包老头陪着笑脸对朝雨说:“官爷,我这老婆子不懂事,您别见怪。”
“不过,我们是真的不知道喜娘和我儿子去哪了。”
说到这里,他脸上带着些愁容,似乎是在为自己儿媳妇和儿子担心。
“他们走的时候就说去收山货,几天就能回来。”
“可这都逾期了,我们也都担心着呢。”
朝雨看着包老头缓缓说道:“您二老不必紧张,我们就是为了尽快找到王喜娘和您儿子的下落来的。”
朝雨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对了,您儿子平日里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他和王喜娘的关系如何?”
包老头叹了口气说:“我儿子啊,脾气是有点暴躁。”
“和喜娘的关系嘛,时好时坏的。”
“有时候会吵几句嘴,但哪家夫妻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