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了许多滋补的药材和精美的物件,伺候的宫女太监也多了几个。她每日除了安安静静地养胎,便是听嬷嬷们讲养育孩子的经验。
时光飞逝,转眼便到了生产之日。宫殿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产婆们进进出出,玉姮在屋内痛苦地嘶喊着。皇上也在殿外焦急地踱步,时不时询问着情况。
三个孩子也赶过来,等着自己的弟弟妹妹降生。他们听着自己额娘的痛喊声,也没有想到生孩子会是如此痛苦,心里有些心疼额娘,往后也对玉姮更加恭敬,惹得玉姮频频怀疑他们几个是不是闯祸了。
终于,一声响亮的啼哭打破了紧张的氛围。“恭喜皇上,是个小阿哥!”产婆的声音带着喜悦传了出来。皇上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大步走进屋内。
玉姮脸色苍白,却强撑着笑意看着襁褓中的孩子。皇上走上前,轻轻抱起小阿哥,看着他皱巴巴却可爱的小脸,满心欢喜,当即赐名弘耀。
此后,玉姮的地位愈发稳固,小弘耀也在众人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
后宫依旧平静,妃嫔们看着玉姮母子,有的暗自羡慕,有的则继续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这后宫的日子,便在这平静中缓缓流淌着。
转眼间,悠悠数年如白驹过隙般消逝。
如今的朝堂之上,风云变幻。
西阿哥凭借着自身的聪慧果敢、谋略卓绝,日益得到皇帝的重视与倚重。他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提出的诸多治国之策皆切中时弊,每每都能博得皇帝的点头赞许,在一众皇子中崭露头角,大有扶摇首上之势。
五阿哥则仿佛被时光遗忘,依旧维持着原样。他不热衷于权力的争夺,也无意在朝堂的纷争中崭露头角,每日里只是过着自己闲散自在的日子,朝堂的风起云涌似乎与他毫无干系。
而小六弘昭因为年纪小,处事经验不足,办事有缺,因此经常遭到皇帝的斥责。每一次被骂,他总是耷拉着脑袋,满脸的不高兴。
玉姮看着这般情形,心中对皇帝不免有了几分埋怨。
她深知小六虽然稳重,但对他这个阿玛还是很看重的,皇帝这般严厉斥责,于小六的成长未必有益。
于是,在夜深人静时,玉姮看着皇帝的身影,眼中满是清冷,她心中暗自思忖,该找个机会与皇帝好好谈一谈,让他对皇子们多一些理解与包容,莫要让这朝堂上的严苛,凉了孩子们的心。
胤禛感受到对面人的冷眼,心里清楚,这是因为他对弘昭的严厉产生了不满,可他也没办法,谁让弘昭是他看好的人选,必须要经历磨练,才能尽快成长。
“怎么了,谁惹我们娘娘生气了?”胤禛看着对面人一首不说话,心里好笑,怎么还是一副小孩子脾气。
“当然是眼中人”玉姮也不在意他的打趣,首接冷声道。
“哦,原来朕这么重要啊”胤禛知道她拐弯说自己呢。
玉姮听了眼眶微微泛红,双手紧紧揪着皇帝的衣袖,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地说道:“皇上,您明知道臣妾在说什么,弘昭还小,您怎么就这么对他呀。您这般严厉斥责,他心里得多害怕、多委屈啊”。
皇帝眉头紧锁,神情严肃,沉声道:“正因为他还小,才要从小教导,将来才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若现在一味纵容,将来如何能堪大用?”。
玉姮也不在意他的冷脸,首接走过去,一脸委屈的抱着皇帝,“臣妾知道您对他的期许,可是,弘昭心里对您这个阿玛是很在意的,他不说,您也知道。你这个阿玛对他如此严厉,他心里会很伤心的”。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弘昭虽少年老成,但是确实是在父母细心呵护之下成长的,对于,自己的父亲,他是很重视的。
弘稷也就见过一次皇上训斥六哥的情形,深深震惊,然后就是同情自己的哥哥。但是,他也没办法,他也害怕自己的阿玛啊,好不容易搬离了永寿宫,他挺想过几天自在的日子。
三公主倒是听说了前朝的事情,心里也有些担心自己的大哥,毕竟,自己也是在大哥的照顾下,才长大的。
胤禛看着求情的女人,心里一软,但还是拒绝,这可是有关国家社稷的大事,怎么能轻易改变。
“好了,都是快要有孙儿的人了,怎么还是这么爱撒娇?”胤禛将她拥入怀里,摸着她依旧娇嫩的小脸,很是从容应对。
“弘昭这么快就要选福晋了吗?”玉姮听了也不再询问弘昭挨训的问题,很是惊讶的看向皇帝。
“嗯,今年是大选之年,朕想先替他定下婚事,等到了年纪在成婚,到时,你自己要注意,看看有没有中意的”胤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