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荣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他还能干,有力气,你一嫁过去就可以当家做主,不用受到婆母的压迫,你们的日子一定可以过得和和美美的。\w!z~s+b,o.o*k*.^c¢o_m/”
“但你要是嫁给读书人的话,如果他们家有妄想儿子能带着家族平步青云的想法,到时候肯定会全家都会以那个男子为中心,不仅不会帮你做事,说不定还会当你是老妈子,伺候他们一家人呢。”
沈之念一脸揶揄的看着沈父,好奇他为什么知道的那么清楚。
沈父也是过来人,当初自己就是全家抱着殷切的期望,希望自己能高中,所以就不许自己做一些无关学习的事情。每当自己要帮家里做事的时候,父母总是阻拦,还让自己抓紧时间学习。
后来娶了沈母也是,家里都是靠沈母一个人操劳,所以才会在坐月子期间受累,导致身体一首不好,最终在女儿十岁的时候撒手人寰,这也是沈父心中的痛。
沈父看到自己女儿的眼神,突然羞涩的僵首了身子,脸变得黑红黑红的。
咳了两声,正了正色,有些不自在的说道,“我们快去吃饭吧,一会儿饭菜该凉了。*l_a~n!l^a?n,g?u*o`j′i^.?c~o-m+”
看出沈父的不好意思,沈之念失笑一下就听话的跟着沈父一起去正厅准备吃饭了。
沈家的房子并不是很大,只有三间正屋瓦房,一间是原来沈父沈母住的,一间是沈之念的闺房,还有一个就是正厅,平时用来接待客人和吃饭的。
正屋的右边靠近墙的位置又搭建了两个个简易的凉亭,只是顶部是用竹子搭建的,上面铺着雨布和茅草用来遮风挡雨,然后亭子的周围都挂着用茅草和芦苇编织的挡风帘。
其中一个是露天厨房,厨房旁边还有一口井,平时洗衣做饭的水都是靠这口井里打出来的水。
这里的天气有些像现代西川省一样,冬天的气温也是在零度以上,所以在外面做饭也不是特别的寒冷,夏天的时候比在屋里还要凉爽,沈父教学时,原主就经常在那里自己做饭。
这些茅草和芦苇帘只需要破损的时候定期更换就可以了,经济实惠,镇上不少人像他们这样家房屋不够用的都是这样做的。
厨房旁边的凉亭是杂物间平时用来储存柴火和一些杂物农具什么的。~[a3>[,8?t?看>;书..\网?? *1@最a新°=-章%节?)更]1新}|;快?
正屋的中间是一条用碎石子铺成的小道,平时下雨走路时也不会弄脏鞋子。
小路的左边是一片小菜园,平时是沈父负责挖土播种,然后由原主进行照看,除草、浇水之类的。
现在是刚秋收完的时间,所以菜园子里只种了一些常见的葱姜蒜和青菜萝卜之类的,但是毕竟地方不是很大,所以数量并不是很多。
种的菜也只能吃上一段时间,其它时候还是去街上买着吃,但是像葱姜蒜这些菜园子里的就己经足够了。
院子里还有一棵桃树,看着这粗壮的程度应该是有些年头了,反正自从原主有记忆以来那棵树就在那里了,是本地的传统品种课桃。
结的桃子是鲜红色的,口感脆甜,一般都是在六月中下旬成熟的,现在树上只有叶子,树上和她门前的廊柱上绑着一根麻绳用来晾衣服。反正整个沈家没有一处地方是被浪费掉的。
正厅里的摆设就更简单了,只有一张高一点的供桌,一张餐桌和几张木头板凳。
沈父坐在上位,沈之念坐在沈父的旁边 ,看着桌子上的清炒白菜、黄瓜炒鸡蛋和一道熏肉,看着像是兔子。
有些疑惑的看着沈父,沈父作为一个教书先生,一个月的月薪大概是2贯钱,一贯是一两银子,一两银子是1000文,也就是2000文一个月。
按照现代的人民币来换算的话就是,80文一斗的大米,一贯可以买12.5斗米,一斗米大概是6.25公斤,现代一公斤的普通大米差不多是5元每公斤。
一贯钱也就是6.25×12.5×5=390.625元人民币,所以2贯钱大概是781.25元人民币,还不到一千块钱,在现代要是一家只有这个收入,那是连吃饭都会成问题,但是放到现在却己经是普通人中较好的生活了。
现在这个大月国的物价,普通猪肉大概是20文一斤;他们吃的大多都是井盐,大概15文一斤;每个月需要用掉一担柴火,大概是80文一担。
以及他们吃的主食,食用油,酱油等这些都是每个月的消耗品,还有每日买菜的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