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网 > 我在大清官场30年 > 第94章完结

第94章完结

我想,国家军饷需如此紧张,又是抽厘,又是劝捐,所有这一切无非是敲骨吸髓,剥削民脂民膏,如果我再从中侵吞,使荷戈执役的士兵枵腹战斗,罪过就比贪污救灾款还要大,所以万不敢为。`我+地^书¢城+ ¨蕪/错`内·容*在独流管账时,我自己用的米和柴薪都是自购,后来在庙工,也从不索取分文。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罚赔,天理何在?

张起鹓虽然瘐死在监狱,家破人亡,可是做粮台时却是狠捞了一把的。就比如说我在独流把四百五十两银子交给他后,他就将一部分银子运到天津,还自己在天津的账。胜帅让我写折子乞饷,皇上从内库拨出三十万两送到大营,张起鹓就拨回七万两送到自己天津家里,这又怎么说呢?张起鹩拜胜保为门生,拜师礼就是一千两,又为胜保母亲做寿,送的也不下几百两。胜保每月开支五百两,而厨役请领蔬果等项还不计算在其。张起鹓的儿子张琛在连镇捐办堤工,用了很多钱,保举知府花翎,张起鹓也保举布政使衔,父子都得到优保,捐的钱也都是出自粮台,所以张起鹓虽获咎瘐毙,但不能说他没有得到好处。′辛+丸,本`鉮_栈? !已?发?布_最?歆?漳·节′

随营粮台,万不可管,众人皆虎视眈眈,即使乃心清白,旁人也断断不信,就是你拉住一个路人告诉他,别人也说你是虚情掩饰。粮台那里,什物米薪无所不备,珍醋酒浆罗列满帐,都是供帅营用的。可是文案处、营务处那些有权有势的,不时来要,假如拒绝就会怨声载道。如果营中阵亡一位将军,大帅说应该帮援若干,除官殓外,就须措办,大员阵亡,则所帮援的更多。将军善禄病故,除附身外,竟帮援了三千两;此外如道员、知府、参将、游击等人,不可胜计。这些用项,照例都不准报销,而管粮台的也都不敢推辞。张起鹓既不阻挡大帅及各营员需扰,又不将账目做清楚,而且父子二人都相信卑鄙小人,信任一个杨菊衫,却不知防备他借此要挟;信任一个汪寿昌,却不知防备他的阴险。张起鹓父子两人经常被人逼勒,总是因害怕而就范,对于同事的急难寒微,却漠不关照,导致同人怨怒,深入肌肤,而自己又侵吞军饷,更是让宵小之徒抓住了把柄。+咸^鱼/看`书¨枉? `已¢发`布¨最^欣*璋`洁?

杨菊衫是四川佐杂人员,七十岁了,投奔到胜保大营,胜保派他帮办粮台事务。杨对张起鹓的账目,凡不合例而营私者的,都秘密记载下来。又讨好逢迎山东巡抚崇恩,骗取信任,得以保举知府,之后挟制张起鹓,向他借银两千两,指定省份捐纳,分发到四川。张起鹓不敢违抗,只好乖乖就范。

汪寿昌是方元仲家的仆人,因方元仲在粮台管账,延为副手。汪寿昌能书会算,张起鹓父子很倚重他。胜保被逮问后,委员们纷纷作鸟兽散,汪知其无路保举,于是求张起鹓父子为他捐个佐杂官,张起鹓没有答应。编修杨翰在京城以营缘钻刺为能,声名狼藉,被人劾参,知道不能容身,于是投奔胜保,愿意到山东各处劝捐。杨翰与张起鹓本是至戚,张起鹓可怜他穷,时常周济他,并厚待其母。杨翰能投奔胜营,也是张起鹓为他介绍的。僧格林沁郡王(当时还是郡王,后来因为擒获李开芳升为亲王)接替胜保的军务,凯旋班师时,杨翰想得到保举,被文案处的瑞秋帆大大羞辱了一场,无处可去。杨翰于是想向张起鹓借五百两银子,另谋生路,张起鹓没有答应。杨翰心里很不满,又见杨菊衫要挟张起鹓,得了一大笔钱,于是就和汪寿昌合谋,将张起鹩不合例的地方,罗列了很多款,到京城请给事中伍翰屏具奏弹劾,结果张起鹓被逮问查抄。张起鹓后来死在监狱,要赔的款项很大。其子张琛,是候选知府,随父在营,妄自尊大,骂起人来肆无忌惮,大家都很厌恶他:到京城候选,选了一个有战事的省份,他因不愿去而被降调,朝廷责成他赔缴,也不知他如何筹措。杨翰因检举有功,被授湖南永州知州,与汪寿昌同往。杨菊衫在四川候补,偶尔有信来,称我为老师,我百般推却,可是他坚持不改,其心难测。

选定明年三月初八日,为兰儿成婚,二月十六日过礼。

西院交翠山房,二进屋宇,已经建得初有规模,我读书之暇,时常督率指点,岁月匆匆,一晃又快过年了。

京中百物翔贵,米薪蔬菜以及日用百货,比我离京前,价格涨了十倍。圜法壅滞,咸丰朝(以一)当十的大钱,老百姓百般挑剔,不愿要。就是光滑美观的当十大钱,民间也只值铜制钱一文。咸丰二三年时,刚刚铸造(以一)当五十的大钱,市场还很流通,后来,朝廷又增铸(以一)当千、当二千的大钱,对于私人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