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爱迪生几乎闯了大祸。′5-4¨k`a_n^s\h,u,.\c¨o/m·事情的起因不是由于药物爆炸,而是由 于这个少年实验家的异想天开。
一天,爱迪生从书里读到气球上升的原理,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 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也会升上天,那该多美啊!几天以后,他用发酵粉和其 他原料配了一包药粉,把它叫做“腾空剂”。正好有一个叫米吉利的小朋友 到地窖里来玩,爱迪生就动员他先试一试。米吉利觉得事情有些怪,不愿意 试。爱迪生鼓动他说:“为了神圣的科学事业,你就吞下去吧!”米吉利见 他表情严肃,态度诚恳,犹豫了一下,就闭着眼睛把药粉咽下去了。爱迪生 又端来一大杯水,叫米吉利喝下去,说是喝了可以帮助产生气。米吉利喝了 水,不一会儿药性发作,疼得他大哭大叫,捂着肚子在地上直打滚。爱迪生 吓出一身冷汗。米吉利的哭声惊动了爱迪生的双亲和邻居,他们赶快找来医 生,才使米吉利脱离了危险。父亲狠狠地训了爱迪生一顿,但是爱迪生并不 承认实验失败,他认为主要是米吉利缺乏足够的忍耐力。¨看¨书′君. ¨追′最·薪¢蟑*截`
“快报!快报!”
爱迪生暂时放弃了使人升天的幻想。他没有被父亲的棍棒所吓倒,只是
“吃一堑,长一智”,后来选择实验对象比以前小心了。
不久,爱迪生读到富兰克林和法拉第的故事,对电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实验的种类也多起来了。他每天到火车上去卖报纸和点心,起早摸黑,相当 劳累,可是他善于抓紧一切机会学习。火车每次到达终点站底特律要停几个 小时,爱迪生就利用这段时间,跑到公共图书馆去看书。晚上火车开回休伦 港,他回家吃完晚饭,就一头钻进地窖里做实验。后来,为了节省时间,他 索性把实验室搬上了列车。按说这是违反铁路规章的,只是由于爱迪生为人 憨厚,又很勤快,乘务员和车上的旅客都很喜欢他,老车长也就默许了。每 天的报纸和点心一卖完,爱迪生就乐滋滋地躲进行李车厢里,做他的化学实 验。
当时,美国围绕解放黑奴问题,爆发了南北战争。战争从1861年开始, 进行了四年。·墈`书\屋. !无.错`内?容,爱迪生在列车上卖报这段时间,正是战争的高潮,革命的北军 粉碎了南方奴隶主反动武装的进攻,在东西两线战场节节胜利。战争的进程 成了举国关心的头号新闻,报纸十分畅销。十五岁的爱迪生看到这种情况, 灵机一动,声称自己要发行一份快报,专门刊登战场消息。大家听说以后, 谁也不相信,都以为爱迪生是说着玩的。办一份报纸是多么不容易啊!当时 要开一家小报馆,从主编、编辑、记者直到印刷、校对和发行,起码得有二 三十人才行。另外,还有经费来源和纸张供应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爱迪生 小小年纪,要单枪匹马办报纸,而且是铅印的快报,这岂不是有点异想天开
不,爱迪生的想法自有道理。过了几天,他用卖报攒下的钱,买了一台 旧印刷机和一套铅字,“爱迪生印刷厂”就算落成了。印报的设备有了,消 息来源还没有着落。他就利用到底特律图书馆的机会,抄录各地报纸上的战 地报导,按战场和时间进行编辑。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以后,爱迪生接连忙 了三个通宵,他自编、自排、自校、自印的第一期快报终于问世了。
这一天,只见一个笑容满面的高个儿少年,手里抱着一大卷新印出来的 报纸,在车厢里高声叫卖:“快报!快报!关于战事最新进展的快报!”旅 客们围上来,你一张,我一张,争着购买,几百份报纸不一会就卖光了。报 纸的名字叫《先锋快报》,上面印着发行人、出版者、总编辑、记者的名字, 一律都是“爱迪生”。满车的读者,谁也没有想到爱迪生就是眼前这个报童。 由于爱迪生精心采访和编辑,报上除了战地新闻以外,还有铁路沿线各站的 趣闻、行情、广告和剧目等,很受旅客欢迎。爱迪生旗开得胜,大受鼓舞, 特地找了两个伙伴当助手,第二期的发行量就扩大了一倍。
不论办报、卖报怎样劳累,爱迪生的实验从没有中断过。他白天是新闻 家,晚上却成了化学家。行李车厢的一角,就是他的编辑部和实验室。
一天,前线传来了北军在新奥尔良胜利会师的捷报。那时还没有无线电 广播和电话。传递消息最快的方式,是莫尔斯发明的电报。电信传到底特律, 全城一片欢腾,但是火车沿线的群众还不知道。当时的报纸没有“号外”。 机灵的爱迪生征得车长和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