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网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51章完结

第51章完结

爱迪生看见机器和设计的完全一样,非常满意。+求.书?帮? .首^发_实验室的人听到消息, 连晚饭也顾不得吃,都好奇地围了上来。大家打量着摆在桌子上的机器,看 模样并不复杂,一个笔筒那样大小、中心有轴的金属筒,横向固定在支架上, 金属筒表面刻着纹路,跟一个小曲柄相连,旁边是一个带碗口的粗金属管, 金属管的底膜板中心焊着一根针头,正对着金属筒的槽纹。说实在的,不但 当时的人们很难把这种古怪的机器同“会说话”联系起来,就是在今天,我 们乍一看到这个东西,也很难猜出它是干什么用的。

在场的人都不相信这台机器会说话,有的人还打趣地说,爱迪生是在“开 国际玩笑”。爱迪生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取出一张锡箔,裹在大圆筒上。 并且把连着膜板的针头对着锡箔。等一切准备好了,他就开始用摇柄转动大 圆筒,一面转动,一面对着碗口唱起来:“玛丽有只小白羊,它的绒毛白如 霜……”。因为锡箔下面的金属筒上有槽纹,所以随着歌声的起伏,唱针在 锡箔上刻出了深浅不同的槽纹。\x·q?i+s,h¢e*n¢.?c_o′m¢

然后,爱迪生停下来,把针拨回起始的位置,让克鲁茨把耳朵贴近“碗 口”。爱迪生重新转动摇柄,一个熟悉的声音顿时传进克鲁茨的耳朵,它还 在办公室里飘荡。声音虽然细微,却清晰入耳。这一下把大家都惊呆了。过 了一会儿,克鲁茨第一个喊起来:“我的老天,真是会说话的机器呀!”原 来,连在膜片上的金属唱针把声波转化成锡箔上的波纹。当唱针沿着波纹重 新振动的时候,录下的声音就再现出来了。爱迪生给他的发明取了个动听的 名字,叫做“留声机”。当时的英文字典里没有这个词,它是根据两个希腊 词“声音”和“记录器”合成的。

这台留声机虽然结构简单,外观不好,能录的声音也不多,但是它的出 现,却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人类第一次实现了声音的贮存和再现。这是继贝 尔发明电话以后,电声学上又一个伟大的创造。当时,爱迪生才三十岁。

爱迪生发明“会说话的机器”的消息,象春风一样流传开了。·l_o*v*e!y+u,e~d?u,.,o·r′g¢好奇的人 们从各地纷纷赶来,挤满了门洛公园里的爱迪生研究所,他们一个个对着留 声机叫喊,吹口哨,打喷嚏,唱歌子,然后入神地聆听机器重新播出这些声 音。参观的人越来

越多,门洛公园车水马龙,简直变成了一座游艺场。大家对爱迪生的发 明惊叹不止。报刊纷纷发表文章,称赞这是“十九世纪的奇迹”,甚至在美 术作品里也出现了留声机。

爱迪生誉满全球,整个世界都被他的发明震动了。1878年春天,英国皇 家学会特地举办了留声机展览,巴黎世界博览会主持人也派专人远渡重洋, 到爱迪生研究所索取留声机样机。法国政府还为这项发明颁发了奖金。为了 表彰爱迪生的发明,美国总统在白宫接见了他。总统和政府官员观看了留声 机表演,都赞不绝口。

爱迪生成了新闻人物。采访、宴会、签名和各种荣誉,使他简直招架不 过来。他对这些社会应酬不感兴趣,好不容易才逃出重围。他需要的是时间 和工作。青年发明家在考虑,怎样对留声机作进一步改进。刚刚问世的机器 还有些不理想的地方,比如声音小,录放声音的时间短。另外,靠手柄旋转, 转速不好控制,如果录放声音的时候转速不匀,声音就会明显失真:转快了, 声音变得尖声怪气;转慢了,就会低沉得象老牛哞哞叫。为了消除这些缺点, 爱迪生作了一系列改进。在第二代留声机的话筒上,他加了个喇叭形的音筒, 远看很象一朵硕大的喇叭花,是作为扩音器用的。他还用蜡筒代替锡箔,并 且在

机箱里装上了驱动结构,每次只要上紧发条,就可以自动录放声音。原 先用锡箔,每张只能使用一次。改成了厚的蜡筒,每用完一次,刮掉以后还 可以再用,使用寿命大大延长。不过,改进以后的留声机放音时间还是比较 短,每次最多可以播放四分钟。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其他发明家对改进留声机也很热心,不少人在作新的探索。一场使“会 说话的机器”达到完善的竞争激烈地进行着。

1881年,贝尔和两个助手也发明了一种留声机,同爱迪生的留声机的原 理一样,结构也很相近,只是录制声音的方法不同:爱迪生的留声机是用唱 针在一条线上刻成不同的深度;贝尔的留声机是在蜡筒上刻出曲线来。换句 话说,一个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