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网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61章完结

第61章完结

路,距离四十公里,完成了营救任务。~卡.卡_暁·说¨枉. ¢庚¢辛/醉!筷!三个月以后,通过这条无线电通信线

路,又救出了二十七个遇难的渔民。在喀琅施塔得港担任司令的马卡洛夫收

到波波夫的报告,给他发来热情的贺电:

兹代表喀琅施塔得全体海军官兵衷心祝贺你的发明获得的辉煌成就。开

辟从科特卡到哥格兰德的四十三俄里 的无线电报通信线路是科学上极为重

大的胜利。

马卡洛夫是俄国第一个理解波波夫事业的人。

在营救了战斗舰“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号、成功地应用无线电报以后,

海军总部终于相信了波波夫的发明,让他在俄国军舰上训练使用无线电报的

人。但是宝贵的时间已经过去了,马可尼已经远远超过了波波夫。

飞越大西洋的信号

二十世纪第一个春天来到了。

马可尼没有因为自己创造的无线电通信突破一百公里的记录而陶醉,他

把目光投向了辽阔的大西洋,渴望建立起欧洲和美洲之间的无线电通信。\求-书¨帮+ `唔+错/内/容_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很多内行的人都认为很难实现。第一,因为

当时的无线电收发报装置还处在原始阶段:发射机还停留在火花式发射机的

水平上,电振荡是衰减的,也没有功率放大输出;接收机很简单,检波器是

老式的金属屑检波器,没有电子管放大电路,也没有现代接收机最基本的超

外差

接收方式 。第二,因为英国和北美相隔太远,不少人担心地球的曲面会

妨碍通信的实现。一般人都以为电磁波只能象光波一样直线传播,不能绕过

地球曲面传播,北美收不到英国发来的无线电信号。

马可尼根据1899年在大西洋上进行通信试验得到的经验,认为电磁波有

可能“绕过”地球曲面传到大西洋彼岸,他决心去探索。/搜,嗖`小`税+徃? ?首^发/

为了实现越过大西洋进行通信的宏伟计划,马可尼做了大量的准备工

作。1900年,他取得了无线电史上有名的调谐电路的专利。这种电路相当于

现代接收机的输入调谐回路,虽然不复杂,却使那种简易接收机的灵敏度和

选择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同年十月,马可尼在普尔杜建立第一座大功率发射台,采用了十千瓦的

音响火花式电报发射机。这是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发射机。同发射机相配

合的天线很复杂。最初架设的是一种庞大的垂直天线阵,是用两千根六十米

高的金属杆围成的一个大圆柱网。网的直径是四十五米,周围还有很多固定 ① 一俄里等于一·○六六八公里。 ① 超外差接收方式,是把射频信号先同接收机所产生的振荡混合,产生一个中频信号 (差频),然后对中 频进行放大、检波。这种接收方法采用固定的中频。中频放大器可以按照最佳的放大特性设计,大大提高 接收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现代接收机都采用这种方式。 的缆绳,从远处望去,十分壮观。可是因为天线太高,支撑困难,没有多久 就被大风刮倒了。后来,马可尼改变了设计方案,新架设的天线用很多根垂 直天线排成扇形,结构牢固,抗风性强,可以一直使用下去。初次试验,通 信距离达到三百二十二公里。

1901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马可尼同肯普和另一个助手佩基乘“撒丁”号 轮船,从英国西部港口利物浦启航,向纽芬兰驶去。

当时气候寒冷,甲板上常常结起薄冰。马可尼望着波涛汹涌的大西洋, 心潮起伏。四十多年以前,勇敢的开尔文沿着这条航线铺设了第一条大西洋 海底电缆。今天,他就要去开拓新的领域,完成人类通信史上的又一个壮举。

十二月六日,轮船横渡大西洋,到达纽芬兰的圣约翰斯港。马可尼和两 个助手登陆上岸。第二天,马可尼拜访了纽芬兰的官员,受到热情接待。主 人答应和他密切合作,为实验提供一切方便。

为了选择理想的接头地点,肯普和佩基陪着马可尼,走遍了圣约翰斯的 海岸。最后,他们看中了一座小山 (它后来被叫做信号山)。这是一块可以 俯瞰港口的高地,四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