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网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108章完结

第108章完结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室中,最为重要的动物自然莫过于狗了。_天-禧′小_说?蛧· ′埂,新`最′筷·巴甫洛夫训 练的狗一个个长得极为健壮,而这些狗身上,却带着巴甫洛夫安装的小管子。 巴甫洛夫无数次节省下自己的粮食来喂狗。据说,有一次高尔基访问巴甫洛 夫实验室了解这位著名科学家的需要时,巴甫洛夫迫不急待地喊道:“狗, 需要狗。”“情况已到了这种地步,我们自己跑到街上去找狗。”

在消化系统中,巴甫洛夫对胃的研究最为深入。巴甫洛夫绞尽脑汁,想 出了获得纯净胃液的“假饲”方法。他在狗的食管和胃部分别装上小管子, 狗吞食时,食物不断从食管的小管子掉出来,吃多少,掉多少,不断地吃, 不断地掉,永远吃不饱。而这种“假饲”开始不久,就会从接通胃部的小管 子滴出胃液来。将这些胃液与食物放在一起,就可看到它们的消化过程。

在此基础上,巴甫洛夫又发现胃液的分泌同样与某种神经活动有关。一 种神经 (现称为迷走神经)支配着胃液,甚至胰液、肠液、胆汁的分泌。而 迷走神经的活动,受着大脑的“宏观”控制。食物进入口腔后,味觉感到了 食物的刺激,经神经报告了大脑,大脑通过迷走神经,命令胃腺开始分泌胃 液。更有意思的是,巴甫洛夫发现,在给狗喂食前,只要让狗看到食物,也 会刺激消化腺活动。*E¨Z/晓′税¨罔′ ?已_发/布~嶵+歆_蟑¨洁¢巴甫洛夫称之为“心理性分泌”。这也是巴甫洛夫创立 条件反射学说的缘起。

经过近20年坚韧不拔的努力,巴甫洛夫终于揭开了笼罩在消化秘密上的 帏幕,阐明了完整机体在正常生活条件下消化机能的内在规律。他的研究成 果,不仅使消化生理学焕然一新,亦大大促进了整个生理学的发展和进步。 1904年,巴甫洛夫因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金,他是世界 上第一个领受诺贝尔奖金的生理学家,也是第一个领受此奖金的俄罗斯科学 家。

巴甫洛夫在实验中观察到“心理性消化腺分泌”这一有趣现象。俗称“馋 得流口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从1903年起,巴甫洛夫开始了这种“心理 现象和大脑半球活动规律”的研究。

动物和人都具有反射活动。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吮奶、吞咽,手指碰到烫 的东西会马上缩回,食物进口会分泌唾液,等等。这些都是人和动物的先天 本能,不需任何训练,就可一直保持下去的。巴甫洛夫将此称为“非条件反 射”。

此外,巴甫洛夫又发现了另一类情况。如只要给狗看到肉,虽然还没有 吃到嘴里,狗也会流口水。巴甫洛夫认为,这是狗在以前多次吃肉时,看到 肉的形状,嗅到了肉的气味,然后肉进入狗嘴时,味觉器官尝到了肉味,便 引起了非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天,禧\小~税^枉/ _勉.费?悦\黩¢视觉、嗅觉、味觉器官所受到的刺激传入中 枢,在狗的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形成三个兴奋灶。久而久之,三个兴奋灶 之间的联系渐渐加强,得以巩固,发展到肉的气味形状一出现在狗面前时, 就如同肉已进入嘴中一样,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种反射,是后天形成的, 不断训练,不断强化而不断巩固下来。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也就 是所谓“心理性分泌”的生理过程。

条件反射不会生来就有。一只出生后只吃奶而从未吃过肉的狗,看到肉 后,不但不分泌唾液,仅用鼻子嗅嗅就走开了。

条件反射也不像非条件反射那样可以永存。环境条件变化了,旧的条件 反射会消退,新的条件反射就建立起来了。狗看到肉会流口水,但是反复只 给狗看到肉而不给它吃,狗的唾液就会一天天减少,直到一滴也没有了。

巴甫洛夫用灯光、脚步声、流水声等各种信号刺激狗,甚至用棍子打狗, 用烙铁烫狗,以针刺狗,只要在喂食前使狗获得相同刺激信号,便可形成条 件反射。一旦形成条件反射,狗在挨了打、烫和刺后,也会垂涎三尺。

巴甫洛夫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动物或人在自然界中怎样从许多刺激中 找出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巴甫洛夫认为,这主要依靠大脑皮层的功能。大 脑两半球皮层好像一个灵敏度极高的分析器总体,它可将刺激的强度和性质 分析得非常精细,同时也能把不同部位、不同强度以及不同时间出现的刺激, 予以很好综合,形成一个总的复合刺激,因而也就能引起各种各样极其复杂 的反射。

条件反射学说具体地、科学地阐明了动物机体如何同它的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