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中文网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178章完结

第178章完结

1916年7月,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发动了规模巨大的 进攻战役。\w¢z-s`x.s¢._c-o/m!9月15日英军出动坦克49辆,用以支援步兵冲击,但由于坦克 质量太差,又缺乏指挥经验,结果有17辆发生技术故障未能进入出发阵地, 在接敌过程中又有14辆因故障而中途停顿或淤陷,真正参加战斗的只有18 辆坦克。这些坦克有10辆被击坏,7辆受轻微损伤,只有一辆完好返回。但 它毕竟是一种新式兵器,不仅震撼了敌军,也鼓舞了士气,使英军得以前进 了4—5公里。

到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坦克的设计出现了各种极端情况,例如 1924年设计的维克斯独立坦克,竟然有5个旋转炮塔。当然,这些设计一直 只停留在图纸上,极少数也只是停留在样车阶段。

正当欧洲军队还在对轻型坦克及重型坦克的可行性进行审查时,美国的 一位富于创造发明的天才沃尔特·克里斯蒂完成了一系列的设计,这些设计 对坦克研制产生了深远影响。起初克里斯蒂参与制造了一种既能靠履带也能 靠轮子行驶的车辆,这就避免了全履带车在当时固有的不可靠性。¢优^品¨晓_说~王′ ¢毋*错^内′容?经过对几 种变革的试验战车的研制之后,克里斯蒂集中力量制造了一种快速、可靠并 能保持较高越野速度的履带式战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火器之间的激烈 对抗,促进了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坦克的结构趋于成熟,普遍采用装一门 炮的单个旋转炮塔和单一的履带式推进装置,从而确定了现代坦克的总体结 构形式。

海上活动机场——航空母舰

(1918年)

航空母舰是一种威力强大的舰种,是海军控制大面积海域的主要机动兵 力。它从开始出现到逐步完善,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发展历程。

1910年11月,美国东海岸的一处海湾上,停泊着一艘轻巡洋舰“伯明 翰”号。这一天,这艘舰上的舰员们特别忙碌,他们在进行着各种准备工作, 以便进行一次大胆的试验——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在军舰上起飞。在这艘巡洋 舰的甲板上,铺设了一条26米长的木制飞行跑道。~优+品*小-税~旺* ′追?蕞?新+璋-洁,跑道的起端,停放着一架 准备起飞的民用单人双翼飞机。

起飞命令一下达,飞机立即启动并开始滑动,速度不断加快,当飞机滑 完26米长的跑道后,便离开了舰身。由于飞机滑跑距离太短,速度不够,升 力不足,飞机越来越低,眼看就要掉进水里了。就在这危急关头,沉着的驾 驶员巧妙地操纵飞机尾水平舵,将飞机拉了起来,又飞行了3公里,在海湾 附近的一个广场上着陆了。

这次试飞成功后两个月,美国海军又进行了一次飞机在军舰上降落的试 验。在一艘巡洋舰的后主甲板上,铺设了一条长36米的木制跑道。在跑道上, 每隔1米,横方向装一根绳索,绳的两端拴着沙袋。还是那个进行起飞试验 的驾驶员,从附近的机场驾驶着飞机起飞,朝巡洋舰飞来。当飞机接近军舰 时,朝跑道俯冲下来。飞机降在舰上时,机身下面的一个钩子,钩住了一道 道绳索,拖着沙袋向前滑跑。因飞机被绳索和沙袋拖住,阻力很大,滑不多 远,很快就停下来了。

试验证明,飞机能在军舰上起落,因而能在海上作战。这就使各国对建 造可供飞机起落的舰船,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1918年,英国海军对一艘巡洋舰进行改制,使之可供飞机在舰上同时起 飞和降落。这艘巡洋舰叫“飞机搭载舰”,是最早出现的用旧军舰改装成的 航空母舰,它能装载20架飞机。同年7月,从这艘舰上起飞的飞机,轰炸了 德国的一个空军基地。

不久,英国又把一艘正在建造的客轮“卡吉士”号,改装成航空母舰“百 眼巨人”号。它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即起飞和降落是连在一起的,飞行跑 道更长了,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方便多了。

美国也在1922年将一艘运煤船改装成全通式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兰格 利”号。日本在1922年底,新造了一艘“凤翔”号航空母舰,这是世界上第 一艘不是用旧船改装,而是专门设计和建造的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母舰已初 步具有现代航空母舰的样子。例如它具有全通式的飞行甲板,上层建筑很小, 且位于右舷。该舰排水量只有7000多吨,长160多米,能携带21架飞机。

1921年至19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