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是观察月的盈亏变化 规律得到的,古人把由上一次月圆 (或月缺)到下一次月圆(或月缺)的一 段时间规定为一个月,每个月二十九天或三十天,十二个月为一年,共计有 354天。阳历是把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算做一年,阳历一年也 是十二个月,日数为365。当时人们还不知道地球绕太阳运行这一事实,而 从现象上误以为是太阳绕地球运行,但根据实际观测和计算所得结果和地球 绕日运行情况相符合。阴历年和阳历年的日数不同,前者比后者每年要少大 约十一天,阳历年符合季节的变化,每年情况都差不多;阴历和节气之间却 没什么规律可言,变化很大。因此就有必要调整阴历年的日数,使之和阳历 年的日数一致。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发现了闰 法,隔两三个阴历年,多加一个阴历月,叫做“闰月”。加了闰月的阴历就 可以补上和阳历的差距,这种历法是阴阳全历,一般称之为“阴阳历”。现 在我们所说的农历,实际上就是阴阳历。当时所使用的闰法是十九年七闰, 即十九个阴历年中加七个闰月,并把这十九个阴历年叫做一“章岁”。这种 闰法在当时是一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