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英雄,谁敢把你儿子咋?
陈家声并不知道,村上凑钱赎人,胡二魁耍了个奷心,心想陈喜娃是陈家声的儿子,没人敢动他,便把赎陈喜娃的钱私自扣下来,交给了朱世帮。
烈日炎炎,陈家声跟两个老汉坐在八步沙,新压的沙地让一场沙尘暴给卷了,再压,麦草又成了缺货,三个人正合计着上哪儿找麦草去呢。就见一行人衣冠楚楚走过来,打头的是付县长付石垒,边走边跟来人介绍着什么,到了跟前,就唤陈家声,说是林业部来了考察组,专门落实他的先进事迹。陈家声有点窝火,这阵子老有各种各样的工作组找他介绍经验,经验是个屁,给我点麦草还是真的。他掉转身,没理付石垒,腾腾腾朝远处的胡杨林走去。付石垒尴尬极了,喊了两声,见陈家声没反应,便冲跟前一老汉喊,老邱,你来介绍介绍。
老邱慢腾腾起来,有点口吃地说,树都长着哩,你们自个看,介绍个啥么。付石垒硬要他介绍,老邱扛起铁锨,红着脸道,不就种个树么,又不是种金子种银子,说着话慢腾腾地走了。
付石垒讨了没趣,脸红到脖子里,硬撑着跟林业部的同志介绍,他说像八步沙这样的防护带,全县有十多处,都是政府出政策农民出工种植的,这是沙湖县十多年来探索出的一条路子,只有把农民发动起来,风沙才能被真正扼制住。
走了一半的老邱突然掉转身子,冲付石垒恶恨恨吐了口痰。就听另一位老汉骂道,政府出政策,说的比唱的还好。
南方那家大报果然以很快的速度将苏小静卖给的稿子登了出来,还配了不少照片,其中有些就是“121”事件和南湖事件毁林现场拍的,照片下配着一行黑字,气愤的农民拒不让有关方面将伐倒的胡杨弄走,目前这些胡杨还摆在现场。报纸用了整整两个版面,后面还打着一行醒目的字,本报将继续关注沙湖县生态恶化状况。
拿到报纸的这天,林雅雯接到朱世帮的电话,朱世帮说,他已被任命为县旅游局局长,县委催着上任。林雅雯问,林地的事怎么样了?朱世帮叹气道,一言难尽。林雅雯又跟他提起报纸的事,问县上有何反应。朱世帮语气很淡地说,你指望一张报纸就能把乾坤扭转过来?
也就在同一天,林雅雯听到另一个消息。沙湾村二十多个村民在省政府门前静坐,强烈要求省政府把沙湾村的土地还给农民。原来,村民们一听流管处要把林地分给职工,急了,四下找人出主意,就有人提出南湖北湖原来都是沙湾村跟邻近一个村子的,当年流管处搬到沙湖,省上把这些土地无偿划给了流管处,当时闲地多,村民们一想流管处建在沙湾村,还能沾不少便宜,便没条件的答应了。现在到了这份上,村民们便不管不顾了,怕县上阻拦,悄悄背着干粮,跑到了省城。村民们还拿出了当年的划拨书,四址规划书,这些材料足以证明,这两片林地原本就是沙湾村的。
林雅雯接到祁茂林电话,要她协助县民政局和信访办的同志前去领人,祁茂林还在电话里恶恨恨说,知道谁出的主意么,朱世帮!
林雅雯以学校学习紧张为由,拒绝了祁茂林。合上电话,林雅雯忽然感到疲惫无力。朱世帮出此下策,一定是被钱逼的,没有钱,买地谈何容易。可想想自己,林雅雯更感悲凉,这种时候,她这个县长只能以赌气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静坐事件闹了整整三天,直到祁茂林迫不得已请朱世帮出面,村民们才卷起铺盖卷,离开了省政府。
南方那家报纸第二篇报道出来的这天,林雅雯接到通知,她已被任命为省沙漠研究所所长,要她中止学习,到新单位报到。林雅雯捧着报纸,感到一股说不出的窝囊。走出党校大门,林雅雯收到一条短信,很简单,只有几个字,跟往事挥手作别。
林雅雯仔细揣摩半天,才明白这是郑奉时发来的。她富有感慨地笑了笑,阳光下她的笑显出一道凄凉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