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这里上梁有个讲究,主家上梁,周围邻居亲朋,都会来贺拜,也要出手帮忙打打下手,人越多越热闹,将来主家越人丁昌盛,福寿绵长。
附近同行的匠人,也会前来围观,但这就不一定是怀着好意了,有道是同行是冤家,主家请了人上梁,其他自认有资格掌墨又没请到的,难免心中不快,保不住做点什么手脚,让上梁的匠人出丑。
见孙麻子迎接,大掌门急忙快走几步,周围围观的村民慌忙忙让开一条路来。
孙麻子虽已年近七旬,但精神甚是健旺,今天更是满面红光。拉过大掌墨边走边道:“大掌墨来得早,先把工具放下,进院子歇息一会,吃过早饭”说完便叫两个儿子接过大掌墨手上背篓斧锯,放在一旁。
又领着大家进到还没修好的院子内,院子里供桌已摆好上梁需要的东西,纸钱香烛,猪头红布一应俱全,院角堆了准备做房梁檐条的松木,周围又摆了几张八仙桌,桌上则是窝头白粥,咸菜锅盔等早饭吃食。
孙麻子先朝四面都拱拱手。围观的人登时安静下来,只听孙麻子道“各位乡亲近邻,今日孙某人新修住宅,立柱上梁,有幸请来匠村大掌墨,真正荣幸万分,一会上梁结束,我让老婆准备了粗茶薄酒,猪肉淡饭,答谢各位,现在先请掌墨和几位师父吃点早饭,等吉时开工”。
大家听得帮忙后还有酒肉,更是高兴异常,要知道那个年代,吃顿白米饭已是奢侈,何况酒肉,好多老百姓恐怕半年都没闻到肉香了,气氛顿时热烈无比。
大掌墨见孙麻子说得客气,知道正紧事要紧,吉时耽误不得,嘴上客气几句,便和师兄弟们坐下,取过窝头锅盔,就着白粥咸菜,三两下吃个七八成饱,就放下筷子,洗手净面后来到供桌。
先点了一对红烛插在堂屋前,又取了大香点然后也插在旁边。嘴里颂道“主家今日上房梁,喜逢黄道降吉祥,福星高照满堂彩,子孙个个状元郎”。又抓了一把纸钱点燃了,嘴里念道“太公在此,诸神退位!”
等纸钱烧完,孙麻子取了主桌上的三尺红布,双手捧了递给大掌墨,大掌墨接过挂在项。然后请主家在新建堂屋坐下,接受大家的恭贺。这就是贺梁了。
这时候来观礼贺拜的亲朋一般都会说几句寓意吉祥的四言八句,亲朋说前面两句,掌墨师父接下面两句,务必让主家满心欢喜。
当时就有人贺道:“主家修的好华堂,府邸修在龙脉上”,大掌墨便接道:“柱顶乾坤家业盛,梁担日月福寿长”。
客人贺“手拿酥饼抛向东,主家砌屋当富翁”大掌墨就接:“老人捡吃得长寿,后生捡吃做英雄。”
客人贺“吉日和风频送喜;良辰瑞气正升梁”大掌墨接“柱立九霄迎百福;梁压三星纳千祥”
如此过了数轮,客人贺得精妙,大掌墨也答得妥当,围观众人都觉得大掌墨确实名不虚传,孙麻子也乐得合不上嘴。
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人,先抬手孙麻子略一拱手,转转向四周冷冷的道“在下姓余,在和一帮弟兄在黄沟生活,今天孙东家上梁大喜,也带兄弟们来拜贺拜贺,顺便涨涨见识,早听说匠村大掌墨手艺了得,手段厉害,大家一起切磋切磋。”
大掌墨一听这话,忙抬头细看,对此人他是早有耳闻,这可是外地帮里有名的大头头,绰号“余三眼”。看今天这架势,是专门来下自己的台啊。想起自己和他本无冤无仇,大掌墨一心大事化小,“余师傅说笑了,兄弟这两下入不了余师傅的眼,今天是主家高抬我,来这里献丑,请余师傅担待担待,以后有机会,兄弟一定亲自登门答谢。”
要说大掌墨这话,姿态放的那是极低,因为他自己清楚,今年流年不利,能让人处且让人,忍得小人,避得大祸!
偏偏这余三眼并不吃这一套,今天来这里却是有备而来。这余三眼十几年前逃难到此,一直在黄沟煤矿附近混日子,私下里却纠结了外地帮的一群人,成立了一个黄沟手艺人联合会,欺行霸市胡作非为,周围人家修房造屋,做门造柜,都得先给他们打招呼送礼,否则便要处处刁难,甚至使一些下三滥的手段。
本地匠人如果不加入联合会,向他们送上月供,也不敢私自接活。据说这余三眼,会一些放五猖的手段,如果有匠人不听他的话私自接活,就暗中使些五猖兵马,害得别人家宅不宁,甚至手脚残废丢了性命。
这次见孙麻子修宅上梁,居然没有向他送礼,又不请他们会中匠人来上梁,却请了匠村的大掌墨过来,皆因大掌墨名气大。心中自是暗恨不已,